中新网12月5日电 “绿色金融与气候应对:中国银行业的角色与机遇”边会5日在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8次缔约方大会(COP28)中国角举行。中国银行风险总监刘坚东表示,中国银行愿与各方积极携手,以金融力量助力实现绿色转型,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本次边会由生态环境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中国银行业协会、中国新闻网主办,中国银行迪拜分行协办。
刘坚东指出,银行业金融机构作为低碳转型的促进者,在助力实现绿色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结合中国银行近年来在发展绿色金融过程中的实践探索,他分享了以下几点思考:
一是加强多边合作,坚持战略引领,筑牢绿色金融根基。推动全球经济绿色低碳转型发展,是时代赋予金融业的共同责任与使命。近年来,中国银行对外强化国际交流,已签署或参加PRB、TCFD等10余个绿色和ESG相关倡议及机制,积极融入全球绿色治理;对内坚持绿色战略引领,持续完善绿色金融治理架构和政策体系,制定覆盖信用审批、绩效考核、风险缓释等13方面20余项配套措施,从战略层面为金融支持绿色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二是支持产品与服务创新,提高绿色金融供给与需求的适配性。为引导资金流向绿色低碳领域,银行业需持续创新多元化、专业化、差异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以增强绿色金融适配性。近年来,中国银行积极打造“中银绿色+”品牌,推出5大类数十项绿色金融产品与服务,覆盖贷款、贸易金融、债券、消费、存款、综合化服务等领域,满足客户多元化需求。截至今年三季度,中国银行绿色贷款余额突破2.8万亿元人民币,位列彭博“全球绿色贷款”和“全球可持续挂钩贷款”排行榜中资银行第一,绿色债券保持市场领先。

三是坚持底线思维,提高客户ESG风险防范与治理能力。气候变化背景下,金融机构应不断提升客户ESG风险管理水平,筑牢非传统金融风险防控屏障。以中行为例,已构建由业务部门、风险管理部门和审计部门组成的“三道防线”。明确客户ESG风险管理职责,开展客户ESG风险评估,加强授信和投资全流程管理,已在90余个行业授信政策中加入客户环境与社会风险管理的约束性要求。
四是激发内生动力,培育绿色金融人才队伍。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是绿色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保持长期竞争力的动力。中国银行积极搭建“十四五”绿色金融人才培养体系,预计到2025年将拥有绿色金融人才约1万人;积极开展绿色金融主题培训,已形成涵盖战略政策、金融产品与信息披露等8大主题的课程体系。同时,重视开展研究交流合作,《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企业可持续发展报告》就是中国银行和阿联酋大学合作实现的一项研究成果。
刘坚东表示,绿色发展是全球可持续发展大趋势。作为一家负责任的国际化大行,中国银行愿与各方积极携手,以金融力量助力实现绿色转型,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完) 【编辑:曹子健】
中新网上海12月5日电 题:申城青年藏家喜好多 大众收藏守护城市烟火
第二届上海市民(青年)收藏大展5日在上海市黄浦区文化馆举办颁奖仪式,120人获“才俊奖”,30人获“提名奖”。老电表、地铁卡、银行存折、电影海报、筷箸文具……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曾经使用过或正在使用的物件,成为沪上青年藏家们的收藏主题,林林总总勾勒出上海的城市烟火。
非挚爱,不收藏。青年藏家的收藏喜好,折射出一代人的生活方式。“看!我用这么多漂亮的娃娃摆满了我的柜子!”在外企工作的“95后”沈轶桦是盲盒的“深度爱好者”,喜欢利用碎片化的休息时间到附近的盲盒贩卖机抽取盲盒,以此“点燃”工作、生活热情。8年间,沈轶桦收藏了近2000件盲盒,Molly、小甜豆等“长在审美点上”的娃娃让她获得了满足感,“拆开盲盒时很解压,拥有喜欢的娃娃很快乐。”
“80后”师伟收藏的动画片单曲CD在黄浦区文化馆展出。 中新网记者 王笈 摄
也有青年藏家热衷于“为情怀买单”。“80后”师伟从初中开始收藏动画片的单曲CD,涵盖《灌篮高手》《中华小当家》等热门动画,认为这些CD记录了自己在那个年代的喜乐;同是“80后”的吴浩则收藏了姚记、狮牌等品种的扑克牌上万副,并对不同版本进行了研究,觉得“黑红草方也别有风味”。
Boardroom是“90后”白一帆收藏的500块滑雪板的“家”。 受访者供图
让主办方始料未及的是,青年藏家对体育的钟爱,让体育文化收藏自成一类。黑胶唱片滑雪板、中国奥运冠军签名滑雪板……上海八号桥创意园区内的Boardroom是“90后”白一帆(网名“比利白”)收藏的500块滑雪板的“家”。作为一位滑雪博主,白一帆自2012年起收藏单板滑雪板,偏好限量和联名滑雪板。在他看来,上海有那么多有活力的人,尝试着各种各样的潮流运动,“单板滑雪虽然来自远离城市的大山,但是它那种个性、时尚的灵魂也可以根植在上海。”

“90后”张融琦收藏的邮品在黄浦区文化馆展出。 中新网记者 王笈 摄
还有一些与生活息息相关、却又与众不同的藏品,让老一辈收藏家感慨当下青年人“视野很广、下了功夫”。收藏邮品并不稀奇,但“90后”张融琦收藏了约500件无法投递被退的邮品。新中国早期的通讯方式以信件寄递为主,由于收信人地址不详或错误等原因,形成无法投递的邮件。在张融琦的邮集中,可以看到47次投递退回邮件实寄封等重要邮品,每一件邮品背后都深藏着一个远隔千里的故事。
据悉,本次收藏大展由上海市黄浦区文化和旅游局、上海市收藏协会主办,针对在上海工作、生活、学习的49周岁(含)以下的青年市民,旨在发掘海派收藏的青年力量,展现上海民间收藏青年群体水平。主办方呼吁更多青年人加入到文化守护与传承的队伍中,用收藏记录和展示时代风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