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网北京12月5日电 (牛晴晴 付宁)5日,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布“促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资金奖励办法”,进一步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带动企业绿色健康高质量发展,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12月5日,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布“促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资金奖励办法”。 主办方供图

奖励办法包括对大气污染防治环保技术改造类项目,奖励标准由项目实际支付金额的20%提升至30%;企业自有燃油燃气商用车置换为氢能源等新能源商用车项目,奖励标准由新能源车辆终端售价的20%提升至30%—50%;绿色建筑单个项目奖励金额不超过500万元等。
北京经开区管委会副主任石威介绍,本办法结合年度污染防治攻坚战和双碳工作,共设置污染防治、节能降碳、绿色建筑3大类27个支持方向。同往年相比,呈现“增加支持方向、提高支持力度、扩大支持范围、简化兑现流程”等四大亮点。

自2014年起,北京经开区设立环保专项资金,后更名为“绿色发展资金”。从2014年到2022年,经开区累计支持环保、节能、绿色建筑等项目596个,支持资金约3.33亿元,共带动企业环保投资16.62亿元,对生态环境质量改善起到了积极作用。

截至目前,北京经开区已建成绿色工厂32家,占北京市总数近30%;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5家,占全市总数近1/4。
石威称,奖励办法不仅为企业节能减碳工作强化了政策支撑,也为区域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奠定了制度基础,助力实现社会经济与生态建设双赢发展。(完)
2023年12月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在京出席“纪念《世界人权宣言》发表75周年”国际研讨会开幕式。

王毅表示,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始终把促进和保护人权放在重要位置,坚持将人权的普遍性原则同中国实际相结合,中国人权事业突飞猛进、取得跨越式发展,走出了一条顺应时代潮流、适合本国国情的人权发展道路。特别是进入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尊重和保障人权作为治国理政的重要工作,推动中国人权事业取得一系列新的历史性成就。
一是坚持以发展为根基,人民的生存权和发展权得到更加有效的保障。历史性解决绝对贫困问题,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减贫目标,14亿多中国人民整体步入全面小康社会。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医疗卫生体系,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二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得到更加充分的体现。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不断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民主形式更加丰富,渠道不断拓宽。全体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
三是坚持平等共享人权,各民族各群体权利得到更加全面的落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56个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西藏呈现生机勃勃的繁荣景象,新疆各族人民齐心协力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设立自由贸易试验区,各族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红火。不断完善法律制度,妇女、儿童、老人、残疾人的权利得到全方位保障。
四是坚持参与国际人权治理,为世界人权事业做出积极贡献。中方深入参与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等多边人权机构工作,推动达成一系列重要国际人权公约、宣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纳入人权理事会决议,为国际人权保护注入中国理念。同联合国人权机制以及3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交流合作,为推动世界人权事业发展贡献中国力量。(外交部网站) 【编辑:张子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