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广州12月5日电 (许青青 关悦)随着北半球多地进入冬季,取暖设备迎来出口高峰。据广州海关5日发布的数据,今年前10月,广州海关关区企业出口电热毯、电热水器等取暖设备超14.8亿元。其中,9至10月出口额超4.3亿元,环比增长5.4%。
广州海关所属佛山海关驻高明办事处关员到取暖设备生产企业调研。广州海关供图
广东是中国重要的家电生产基地,佛山等地取暖设备制造企业抢抓市场机遇,加大自主创新力度,不断提升产品国际市场竞争力,出口订单大幅增加。
广东万和新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较早从事设计研发、生产取暖设备的企业,今年10月以来该公司出口取暖设备超650万美元,同比增长26.5%。该公司国际营销副总经理冯典坤介绍,随着北半球各地区陆续入冬后,该公司接到的取暖设备订单需求进一步增加,现在工人们正加班加点保障生产。

广州海关表示,为助力关区企业抢抓市场机遇,扩大取暖设备出口,该关联合地方外经贸部门走访调研关区重点企业,提前了解企业生产经营和出口计划,引导企业通过“提前申报+运抵直装”模式,叠加“一港通”等物流模式,实现货物在珠江内河码头和南沙海港之间灵活调拨,24小时流转不停歇,压缩整体通关时间3至4天。
在畅顺取暖设备出口通道的同时,为帮促企业进一步降低出口成本,实现“拓市场、稳订单”,广州海关通过政策宣讲会、“一对一”重点辅导等方式,加强AEO政策宣讲与辅导,构建“培育—认证—规范—帮扶”全链条服务机制,引导企业对标AEO标准完善经营管理,享受降低进出口货物平均查验率、优先办理进出口货物通关手续、申请免除担保等通关便利。
广东万家乐燃气具有限公司主要开展清洁能源(燃气)和可再生能源高效利用业务,是海关AEO企业。该公司关务经理吴柳燕表示,海关结合公司产品出口实际,安排和AEO企业对接的海关协调员解答通关、享惠、技术性贸易措施等难题,今年以来该公司家用壁挂炉出口额同比增长近1倍,市场前景较好。
广州海关表示,该关还依托WTO/TBT-SPS国家通报咨询中心家电产品技术性贸易措施研究评议基地,强化技贸措施研究应对,为关区企业提供取暖器、热泵等产品技术法规信息服务,发布国外相关产品技术性贸易措施、风险预警等信息,加快助力大湾区取暖产品“走出去”。(完)
中新网12月5日电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8次缔约方大会(COP28)“绿色金融与气候应对:中国银行业的角色与机遇”边会5日在迪拜举行。中国工商银行副行长王景武通过视频参会发言,他表示,应加大绿色金融供给,充分发挥绿色金融对绿色低碳发展的支撑作用。
“截至9月末,中国工商银行绿色贷款余额已超5万亿,为全球最大的绿色信贷银行。”王景武表示,应对气候变化是人类社会面临的共同挑战,发展绿色金融是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路径。
王景武介绍,近年来,中国工商银行推动绿色金融快速发展,在支持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中展现大行担当。积极稳妥推进“双碳”工作,在投融资政策中突出“绿色”导向,前瞻调整投融资布局,合理配置信贷资源;中国工商银行将气候风险纳入全面风险管理体系。践行绿色金融一票否决制,将绿色信贷要求嵌入信贷业务全流程。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工商银行首创绿色投融资分类管理制度,推出同业首个投融资绿色指南,率先发布环境风险压力测试结果,是全球最早开展此类研究的金融机构之一;除此之外,中国工商银行积极参与绿色金融国际合作,以工行方案促进全球气候治理。其作为唯一中资机构,参与了联合国《负责任银行原则》制定工作,牵头起草了《气候友好银行北京倡议》。
“当前,国际社会在应对气候变化上正在形成广泛共识,金融机构要以前所未有的雄心和行动,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共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道。”王景武如是说。
对此,王景武提出了几点建议:一是凝聚绿色发展共识。强化开放、共享理念,凝聚发展绿色金融的全球共识,持续深化绿色金融、转型金融、气候投融资等领域的交流合作;二是加大绿色金融供给。充分发挥绿色金融对绿色低碳发展的支撑作用,一体服务好节能、减污、降碳、增绿、防灾;三是强化风险防范。统筹发展与安全,做好环境与气候风险全流程管理,加强对气候风险的识别、预警、评估和管理;四是加强信息披露。通过持续、有效的环境和气候信息披露,促进全社会形成绿色发展氛围,共同改善环境表现。
本次边会由生态环境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中国银行业协会、中国新闻网共同主办,中国银行迪拜分行协办。(完) 【编辑:曹子健】